慈心觀 修習慈心觀能幫助我們祛除瞋心,並生起度眾離苦的願心。一個以菩提心來修習慈心觀的人,不但會設法幫助眾生從身心的苦痛中解脫,如果因緣具足,也會引導眾生從佛法中得到喜樂,最終進入涅槃。慈心觀的五個層次慈心觀的修行有五個層次,第一個層次是去觀對我們有利、有害,或無利無害的有情眾生,經由這三種關係來觀想眾生,可以讓我們更了解該如何幫助他人。第二個層次是觀想自己。當我們和他人接觸、互動時,通常會依著自己喜歡或不喜歡的感覺去回應,我們要去探究,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覺?這些感覺多數是來自於我們對這個互動關係的覺察、判別,這個互動是會為自己帶來利益呢?還是傷害?不過,如果我們能夠了解,「心」不過是一連串不斷變化的感官印象和妄念時,就會驚覺到,根本不需要去執著這些印象或感覺,也沒有理由去喜歡或不喜歡與他人間的互動關係。第三個層次是去探究,在與眾生互動的當下,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?我們要從一個物體與另一個物體接觸的角度來觀。比如讚美和指責,其實只是聲音或者音波的振動進入了我們的耳朵;而微笑或皺眉,也不過是眼睛對光線的感知。這些外在的現象就和身體一樣,都是虛幻不實的,一旦我們能領會到,便不會再有喜歡或討厭的感受,而能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。
Chinese, Traditional